业务问题,特别是系统性的业务问题,往往牵扯了多个管理要素。要想寻求业务突破和优化,必定需要组合拳,一招半式很难达成预设目标!而能否使用好组合拳,便在于领导者的驾驭能力。
现实案例
或许能给作为领导的您一点启示
这家公司是装备制造业,有总装车间,同时,有相对完备的部装车间、零件车间以及专业工序车间。为了有效组织生产,设有职能部门“生产部”,负责生产总体统筹和安排,下达生产任务及并跟踪、协调生产任务完成。
从表面上来看,上述的组织模式没有什么问题,与很多制造企业的通行做法基本一致;但再深入剖析会发现,还是有其不同之处。
因为是装备制造业,单台整机的生产周期短则数月,长可超过1年、2年,整机所需要总零件数以万做单位,因此,单台整机的生产过程及管理就非常复杂。而每年的年生产整机数虽然有限,但也有一定的批量。
为了有效组织生产,该企业在生产部设置了“产品生产主管”,类似产品生产项目经理——负责某一整机的总体生产安排和管理,从工序到总装;不同整机产品由不同的产品生产主管负责,从而形成了以产品为主的生产计划与协调体系:
订单确认后,生产计划编制及调度的运作模式(概要流程)如下:
根据调研发现,生产主管在分解生产任务的过程中,不完全了解每个零件的加工周期(没有零件、工序加工周期的基础数据做支持),也难以了解车间生产任务及资源匹配情况,因此,基本上是根据经验加“拍脑袋”,完成从总装到部件到零件的加工任务的分解。可想而知,这种计划编制方式下所给出的生产任务的准确性很难保障;另外,每个产品生产主管为了抢占资源,确保自己所负责整机能够如期交付,都想给自己以足够的缓冲期和保护期。
问题与困难
不难看出,在该模式下,面临两个严重问题:
1. 横向协调困难:不同产品存在调用相同生产资源的情况,但以产品为主的生产计划与协调机制,缺乏相应机制来处理产品间交付冲突问题,从而导致“会哭的孩子有奶吃”、谁的声音越大,谁就越能优先获得生产资源,而不是根据客户的优先级;
2. 缺乏车间级计划:对于车间而言,分别接受来自不同产品分解而来的生产任务,除这些任务本身的合理性、优先级及真实交付要求缺乏确认外,没有人考虑车间资源及任务匹配情况,从而使任务无序,没有真正意义上的“车间计划”。
这样一来,“多投早投”现象非常突出,最终导致库存异常高,生产效率也上不去,为了最终的交付,赶工抢工的情况非常多。
优化方案的“失败”
该公司已经关注到该问题。他们认为,生产部在制定产品生产计划的过程中,不能按照总装交付的实际需求来拉动部装、零件等车间的生产交付,是问题的关键。于是总经理亲自领导,开启基于“总装拉动”的“精准投产”优化提升序幕。形成的优化方案如下:
1. 接到订单后,改变原来由生产部独立编制产品生产计划的做法,改由总装车间先行编制自己的总装计划,识别出自身对部装的需求(数量和交付时间);
2. 部装车间根据总装的部装需求,结合自身的工序要求等,编制自身的生产计划,并识别出对零件的需求,由此拉动零件的生产交付。——以此类推,形成整体链条的拉通。
咋一看,这种安排从逻辑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,将原来由生产部独立编排计划的做法改为内部供应链——总装拉动的办法,较好解决了生产部对业务不熟悉、对生产资源利用状况不清楚等问题,可以精准的明确各环节交付需求。
优化效果果真能够像该公司的期望一样,获得突飞猛进的进步和提升吗?
事实却是事与愿违——经过3个月的试点后发现,实际结果比原来更加糟糕。调查后发现:
1. 在缺乏交付时间标准的情况下,每个车间都在给自己留有更多余量,导致链条越长,牛鞭效应越大;
2. 将原来由生产部的统一协调,改由工序链上前后车间的协调,协调更加困难更加无效——生产部是职能部门,在部门定位上比车间高半级,从职能设置上,生产部协调和管控车间也顺理成章,相对来说,车间配合度相对较高;而改为前后车间协调时,都是同级部门,互不买账。
3. 车间调度人员不具备总体生产计划能力,依然参照生产部的计划排产方式,继续按照产品维度单一排产,未能解决车间内任务与资源的匹配和协同问题。
本优化案例,推行力度不可谓不大(总经理亲自推动、布局和培训),但最终还是落得一个失败的结局。透过该案例,我们不难发现,业务问题解决和突破,要想简单化、单一化的来思考和推动,是很难实现的。
优化“失败”的原因
我们再来分析该案例背后真正的原因:
1. 缺乏产品生产交付总体协调机制,从而难以解决不同产品间的交付冲突问题;
2. 产品生产主管在编制生产计划时,缺乏相应的工具和信息支撑;
3. 生产组织过程中,只关注了产品维度的交付计划,缺乏对车间生产计划的关注,有横向协调而缺乏纵向统筹。
以上问题的解决,仅调整流程及流程执行人和责任人,是很难有成效,需要在决策机制、业务基础能力和基础数据梳理、职能及能力提升、信息化平台等多方面联动、协同推进方能形成合力,共同推动问题解决。但在该案例中,领导畏惧组织调整可能带来的风险、畏惧管理层权责调整所带来的影响、畏惧基础工作投入、畏惧信息化投入——也正因为这些原因,最终导致失败。
我曾写过一篇文章《流程优化,谨防“叶公好龙”》,文中提到:“流程优化,实质上是业务运作和实现模式的调整和改变,是‘作战阵法’的改变,在此过程中,一定会涉及人员能力的调整、职责和责任的调整、作业习惯的改变、权力的调整、思想的改变等等,有这些要素配套联动,才能让优化后的流程真正发挥作用、实现价值。”道理简单,但涉及到具体利益、具体问题、具体矛盾和冲突时,问题也就变得复杂和艰难起来。